地图小程序刷爆朋友圈 制作者或将被起诉


来源:

“2018.6.1,milestone,1000万。”

6月2日0点6分,戴宏民激动地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并配了小程序后台的实时统计图,显示页面访问次数为10189747。一天前,他的小程序“西瓜足迹”甫一上线就病毒式地裂变开来,迅速“霸占”了朋友圈,如今热度仍在持续。

在“西瓜足迹”小程序内,只需选择你去过的城市,即可生成一张类似下图的图片,清楚地展示出你去过哪些城市,超越了多少人。

这样一款简单的小程序在一夜之间刷屏,用户们出于炫耀心理转发的同时,有人担心,自己的数据会不会被窃取商用;还有人好奇,这样一款看不懂变现方式的小程序难道是在做公益?

今天,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联系到了这款小程序的开发者,并意外发现,“西瓜足迹”早有同款,5个月前,与其几乎一模一样的“脚步地图”已开始运营。

在这背后,制作壁垒低、用户留存较低一直是这类小程序创业者难解的命题。而商业模式单一、变现困难更成了这类小程序难以逾越的鸿沟。

凭什么刷屏?

与任何一次评论一边倒的刷屏不同,在询问了朋友圈数十名用户之后,大家并不知道有脚步地图的存在,而对于西瓜足迹的评论,也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

不少人选择发朋友圈的初衷都是为了标记自己出过差的城市,看看自己走过的路,也顺便看看朋友的行程,不少转发语都充满着感慨、回忆和故事。

其中一位是这样写的:刚刚朋友提示,我的动线是明显的胡焕庸线,跟着人口密集度分割线活动,说明我都是在出差,很准很辛苦。

也有一部分喜欢晒记录和打卡的人士,表示这样的记录很有仪式感,希望自己可以补完或者再访那些故事发生之地。

西瓜足迹的制作者戴宏民说,从后台的数据也可以看到,用户画像范围很广,主要产品功能是个人的记录,喜欢旅游的人用清楚的方式标记出来自己去过哪些地方,这是用户的主要需求。

西瓜足迹也设置了“超越了多少用户”,这也会激发部分人的炫耀心理,晒自己去过多少地方。

这个心理抓得很准,一位用户告诉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对于C端来说,手动上传的数据可以造假,满足了虚荣心,可以炫朋友圈。“

不过,也有用户发现其城市统计背后的缺陷,有人测试,即使只选一个城市,你也能超越10.2%的用户,但是这个程序是不能选择0城市的,10.2%的数据哪里来?而且如果增加到两个城市,数字就会变成10.3%,数据怎么计算及其代表性有很大的问题。还有网友发现,小程序首页写道“660个城市,你去过多少?”,当把除过重庆以外的城市都选上时,却显示已经踏足了“707”个城市。

西瓜足迹早有同款

制作者称将起诉

戴宏民是“西瓜足迹”主体南京回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此外,他还担任南京微之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公开信息显示,他在2017年9月注册了南京回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

去年年底,本来做本地资讯内容的戴宏民感受到小程序的火爆,获客方式多、成本低,黏性还不错的小程序似乎是一个好机会。今年春节过后,他开始转型做小程序创意公司,推出了“看图写成语”、”疯狂脑王“等不同类别的小程序。

要推出一个爆款小程序并不容易,直到最近,他发现类似晒旅行足迹的创意后,迅速用了几天时间做出了西瓜足迹,5月31日上线后,几个公司的人在朋友圈、微信群里开始传播,终于一炮而红。

但与戴宏民的欣喜不同,昨天晚上,看到“西瓜足迹”刷屏的图片后,赵恩彪懵了。“西瓜足迹”的版式和他的小程序“脚步地图”几乎一模一样。

左为西瓜足迹生成的图片,右为脚印地图生成的图片

去年10月,苦于粉丝增长缓慢的人物传记类公众号运营者赵恩彪,想到了这个有成为爆款潜力的产品。他平时写人物时,经常会写这些名人去过哪里,有时会自己PS出来一个中国地图,清楚地显示这些人的足迹。所以当时他就萌生了做一个自动生成足迹的小程序的念头,也省得再P图。更重要的是,他希望小程序能为微信公众号导粉。

于是,他在去年12月上线脚步地图小程序,并在不久后为其进行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5月28日,小程序突然开始火热了起来,当天就给微信公号导了10万粉丝,但因为瞬间访问人数过多,服务器崩溃了。没想到等修复后,“西瓜足迹”爆红了。

“辛辛苦苦创了两年业,马上就要看到希望了,没想到就这样泡汤了。”

赵恩彪提供的一份由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显示,“脚步地图软件V1.0”,于2018年1月20日开发完成并首次发表,他对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记者表示,他正在准备起诉,马上作侵权认证。

西瓜足迹已开始为其他小程序导流

据戴宏民称,6月1日,日活已经达到300万,截至6月2日中午日活大概有600万。他没有想到,西瓜足迹这么快就火起来了。这款现象级的小程序在刚开始没有为其他平台导流,没有商品转化,没有设置引导用户留存的小心机,只有分享的功能。

而对于小程序来说,变现永远是最核心也最绕不开的话题。

戴宏民说,他们正在升级做用户留存、变现,也想去多试错。广告、为其他有用户流量需求的公司导流,是目前最简单的变现方式。如今西瓜足迹所属的南京回路教育公司已经和小程序头部玩家“头脑王者”的公司豪腾嘉科合作,为其旗下产品“呆呆打僵尸”导流。

西瓜足迹的关联小程序芝士大本营在今天下午1点06分时发布了一款游戏,随后西瓜足迹的界面上出现了呆呆打僵尸的图标,写着“来打我”的字样,点击即可进入。“西瓜足迹”开始界面的底部也多了一则广告栏。

技术上没有门槛、壁垒低是这款小程序最大的问题,戴宏民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确实也借鉴了别人的,今天估计也会出很多一样的,我们能预期到。但“裂变很快,留存有限”是这类小程序的通病。

曾深入辅导过小程序类创业企业,担任风物资本品牌顾问、多家创业企业咨询顾问的孙燕说,经过观察,她发现这一类小程序的变现方式很单一,主要是通过获得一定数量的微信用户及其基本数据,以用户精准分析作为噱头,进行广告投放,但上升空间有限。

然而广告市场庞大,对应的投放渠道和形式非常的多,现在西瓜足迹手握多个“小程序”,就好像是微博时代手握多个大V号。但是小程序的技术门槛低,新的产品源源不断出现,而目前的广告投放效果一般,吸引不了金主持续的投入。最好的证据就是,迄今为止,并没有小程序内的广告显著引起关注,更多的是玩过即弃。

而且对于广告投放,微信从开始就有设置护城河,他们没有办法脱离微信独立推送。

之前像是匿名聊聊的爆款都被封杀了,“诱导分享”是小程序快速扩张的基础手段,却也是随时可能招致微信封杀的暗雷。

鉴于此,孙燕不看好这一类小程序。“不是说它们没有存在的必要和价值,而是觉得它们本不该成为‘全民狂欢’式的大数据创业吸金的温床,这对项目、对投资人都极不负责任。”

 

用户上传的数据安全吗?

除了对怎么赚钱的好奇,还有用户担心,这类小程序是否会收集自己的隐私数据?对此,孙燕认为不用太担心。小程序获取的都是最基本的、零散的、几乎所有APP都在抓取的数据,如头像、昵称等,而比如去过哪些地方等数据,也均由用户自己填写,所以用户们并不用过度担心隐私泄露问题。

那这些数据会被人用以商用吗?孙燕认为,简单粗暴通过大数据量的积累进行变现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对于数据的需求是动态、持续,有关联度的,数据的再加工,再生产要求越来越高。

打个比方,你有1000万条车主信息,比如车主是10万的车,车龄8年,你可以推送15万的新款车给他,这是传统意义标准上的大数据。现在,可以进一步横向拓展至车险、行驶习惯、停车场、出入场所和用车时间等等,动态综合运用。

所以,西瓜足迹这类小程序获取的都是某一类特定类别的数据,怎样“激活”这些“死”的数据,成为整个供应链里的重要一环。

展开来说,首先,关于购买整合私人数据的设想,对初创企业来说成本巨大,而大企业已经形成自己有效收集数据的完善机制。其次,即使真的有公司打包购买了数据,也还存在几个问题:

准确性,比如西瓜足迹的,数据都是用户自己上传,不可靠。

数据的一次性获取和持续获取是不一样的,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看房之后一段时间会接到很多推销电话,甚至几年后还会接到“您最近在看哪里的房子,考不考虑某某小区”这样的电话,这个就是典型的数据更新不及时导致的。

将不同小程序获取的数据进行整合,需要一定的技术。

梳理完毕的数据,需要实现价值就不得不求助于下游渠道——那些对数据需度高、需求量大的买家。

孙燕说,任何数据从获取到分析到应用变现,是一个复杂的完整的过程,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简单。“不过,对于所有涉及支付信息授权的应用,用户应该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