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开放无人值守技术 比无人零售应用门槛


来源:

本报记者 汪传鸿 北京报道

导读

蚂蚁金服的策略是,将可实际应用的技术率先进行落地。

近日蚂蚁金服宣布开放无人值守技术。8月22日,蚂蚁金服副总裁邹亮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称,公司此举旨在落地物联网支付技术方案中已成熟和可商用的部分,而相比无人零售,无人值守落地难度更低。

据悉,该方案旨在为商家提供身份核验、风险防控、支付结算等多种服务,“让消费者无需通过商家的人工服务,也能自助用、自助借、自助买”,例如用户扫码后在自动售卖机中挑选货品,即可自动扣费。

今年7月亮相淘宝造物节的网红无人零售店“淘咖啡”,是物联网支付技术方案的其中一部分,该部分被视为可落地商用的部分。该无人值守技术方案混合使用了计算机视觉和传感器感应,再叠加了一些非配合生物识别技术,以降低误判率。

邹亮告诉记者,蚂蚁金服在人脸识别、眼纹识别、红膜识别上面都有很多成熟技术。事实上,其中不少技术在支付宝上已经应用,例如支付宝早已支持人脸识别登录账户。

在合适的场景落地

无人值守和无人零售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邹亮表示,在“商品”、“用户”、“商品与用户之间的关联”这三个维度的识别上,上述场景相比无人零售店、无人超市,识别难度要低许多。

邹亮称,此次开放的无人值守核心技术分为两个部分,即身份识别和身份信用管理。前者一方面借助蚂蚁金服,另一方面借助了生物识别技术。

无人值守技术将会被应用到哪些场景?主要运用于各种MINI场景以及单人使用的场景:无人值守货柜、无人MINI唱吧、无人健身房等,目前该技术接口已登陆蚂蚁金服开放平台。

优客工场是最早接入无人值守的共享办公空间,记者获悉,目前优客工场内的门禁、会议室、无人值守货柜、无人健身房、无人KTV、洗衣房等都无需服务员,通过支付宝扫码或人脸识别即可完成。优客工场CEO毛大庆称,线上流量争夺形成的格局已经稳定,因此互联网行业将目光转到了线下。

这类并未完全开放的场景成为无人值守或无人零售店目前主要应用场景。例如亚马逊旗下无人零售店Amazon Go,上线至今也仅面向公司内部员工开放。无人零售在美国也是一个超前的概念,除了互联网公司,也有沃尔玛这类零售巨头加入到这场争夺当中。

在这场争夺中,互联网公司和传统零售巨头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行事风格:科技公司使用了更加前沿的技术,例如在Amazon Go中,无需扫描即可自动识别商品信息,而沃尔玛的解决方案中需要逐个扫描录入。但沃尔玛的优势在于,其拥有更加广泛的落地场景,并且的确已经在自家商店中实验这类解决方案,而非停留在实验室。

蚂蚁金服的策略是,将可实际应用的技术率先进行开放落地,以此来带动进一步的研发,而非开发出一套完备的技术体系(难度很大)再进行推广。

技术之外,邹亮坦承无人值守产品仍需要依赖用户对于个人信用的维护,本质上考验的是全社会信用能力,无人值守应用的确有其“乌托邦”的一面。

存在误判的可能

与此同时,无人值守方案并不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在不同的场景下所需要用到的技术能力也不相同。邹亮认为,难点需要在不同场景下做到“为对的人提供对的服务。”

此外,在目前的方案下,仍存在误判。这意味着和用户熟悉的人工操作相比,无人值守仍可能在某些时候给消费者造成困扰。类似案例还有,智能语音识别至今仍未替代人工速记,原因也在于此。

当然上述问题并不完全是蚂蚁金服需要面对的,例如信用问题带来的潜在管理风险,蚂蚁金服将这套无人值守工具开放出去,但实际管理则由场景实际拥有方来承担。换句话说,蚂蚁金服可以通过开放技术,在庞大线下运营中产生经验。

从这点来说,蚂蚁金服同时借鉴了沃尔玛率先落地试水和亚马逊通过技术改造线下零售的经验。但前提是,在蚂蚁金服开放无人值守技术后,有足够多的商户愿意接入进来。

毕竟该技术应用未来可能带来的变革同样不容小觑,其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是,可以延长很多消费场景的营业时间。邹亮将无人值守的潜在变革能力和物流行业相媲美:前者填补了空间距离,后者则解放了时间。

尽管未来无人值守技术的普及,将带来一部分人的失业,但邹亮认为,与此同时也必然带动机器人制造、支付设备制造、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等一系列新产业的发展,从而批量创造在新兴产业内的就业机会。